拉拔式附著力測量中,涂層剝離力35MPa遠超常規(guī)標準限值,表明涂層附著力極優(yōu)。
油漆附著力拉拔力一般要達到3MPa以上才算合格。 油漆附著力拉拔力是評估油漆涂層與基材結合強度的重要指標。 在實際應用中,油漆的附著力拉拔力至少需要達到3MPa以上,才能確保涂層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因外力作用而從基材上脫落。
目前常見的拉拔式附著力測試標準中,ISO 4624規(guī)定金屬基材最小附著力需≥5MPa,混凝土基材≥5MPa;ASTM D4541標準中,環(huán)氧樹脂涂層通常需≥5MPa;中國國家標準GB/T 5210等效于ISO 4624,同樣規(guī)定了測試方法及試柱尺寸等要求。
百格測試:這是一種常用的油漆附著力測試方法,特別適用于電鍍類油漆。測試時,在涂層上劃出一個100個小方格的網(wǎng)格,然后使用特定的膠帶粘貼并迅速撕下,觀察方格內油漆的脫落情況。若方格邊緣油漆脫落不超過5%,則認為附著力合格。膠帶測試:這種測試方法常用于印刷工藝后的油漆附著測試。
采用劃格法(符合iso 2409標準)或拉拔法(符合gb/t 5210-2006),測試面漆與基材的附著力。普通墻面漆附著力應≥1mpa,工業(yè)漆需≥3mpa。硬度檢測:使用鉛筆硬度計(符合astm d3363)檢測面漆的硬度。優(yōu)質面漆應達到h-2h級別,也可用指甲輕輕劃過漆面進行初步判斷,若易留劃痕,說明漆膜硬度不夠。
油漆附著力拉開法檢測標準主要包括GB/T 5210-2006 / IDT, ISO 4624: 2004《色漆和清漆 拉開法附著力試驗》以及ASTM D4541-2022和ASTM D7234-2021等。
GB/T 1720-79(89)標準《漆膜附著力測定法》通過使用一個在平臺上做圓周運動的針尖,來劃過涂層,并觀察涂層的破壞位置,以此判斷涂層的附著力等級。這種方法主要通過觀察劃過的滾線紋路來進行評估。
油漆附著力測試標準主要有以下三項:GB/T172079《漆膜附著力測定法》:測試方法:采用圓圈運動的唱針在平臺上劃過,觀察漆膜破壞位置。評估方式:通過劃滾線紋路來評估漆膜的附著力等級。GB/T92861998《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劃格試驗》:測試方法:根據(jù)樣板底材和漆膜厚度,使用劃格刀具切割出格陣圖形。
測試原理 附著力測試通過特定的工具和方法,如使用膠帶(或小刷子)來驗證涂層在基材上的附著情況。測試完成后,根據(jù)涂層脫落的情況,對照標準的等級判斷表進行等級評定,一般以標準要求的等級形式體現(xiàn)結果。
劃圈法 原理:使用附著力測定儀在油漆涂層上劃出圓滾線劃痕,根據(jù)劃痕范圍內的漆膜完整程度進行評定。 步驟:將制備好的樣板固定在測定儀上,添加適當砝碼,以80100r/min的速度搖動搖柄,形成標準圓長5cm的劃痕,然后取出樣板進行評級。
主要由四部分組成,即主傳動部分是由電機、齒形帶、齒形帶輪、斜齒輪傳動及描繪頭等組成。描繪頭是由機頭絲杠、絲母以及偏心頭組成;工作臺部分是由絲杠、半開螺母及試驗臺等組成;機座是由滑軌及電器控制組成。電器控制包含刺透顯示電路及控制電機電路;限行程控制裝置是由止動能頭以及微動開關組成。
GB/T 1720-79(89) 《漆膜附著力測定法(劃圈法)》 1 測試原理 將樣板固定在一個前后可移動的平臺上,在平臺移動的同 時,做圓圈運動的唱針劃透漆膜,并能劃出重疊圓滾線的紋路,對漆膜的破壞作用,除垂直的壓力外,還有鋼針做旋轉運動所產(chǎn)生的扭力。
測試原理:使用具有很小曲率半徑、圓錐形端頭的硬質材料(通常是金剛石制成),立在涂層表面,不斷施加一定的法向力和切向力,并同時使劃針沿涂層表面進行刻劃,通過劃傷涂層來測量涂層對基體的附著力。樣品要求 百格法/劃格法 樣品尺寸:大于10cm×10cm的樣品至少2個。
試驗材料和設備:附著力測定儀、馬口鐵板、四倍放大鏡、漆刷等。測試步驟:在馬口鐵板上制備樣板,待漆膜干后,在恒溫恒濕條件下進行劃格測試,用漆刷刷去劃痕上的碎屑,以四倍放大鏡檢查劃痕并評級。ASTMD3359標準:適用范圍:只用于金屬基底的涂層附著力測試。
本文暫時沒有評論,來添加一個吧(●'?'●)